選唱:《黛玉葬花》之〈寶玉怨婚〉、〈黛玉焚稿〉、〈寶玉哭雪〉
選演:《棄楚歸漢》之〈漂母飯信〉、〈追賢〉
演出地點:油麻地戲院劇院
7月30日至31日(晚上)
選唱:《百里奚會妻》、《辨才釋妖》之〈衙齋夜讀〉
選演:《六郎罪子》全本
演出地點:沙田大會堂演奏廳
八大曲.古腔唱做
嶺南八大曲是由戲台劇本去蕪存菁發展而成的清唱曲本,包括《百里奚會妻》、《辨才釋妖》、《黛玉葬花》、《六郎罪子》、《棄楚歸漢》、《魯智深出家》、《附薦何文秀》及《雪中賢》。八大曲各有獨特唱腔,音樂拍和亦有不同板面、過板和過序,規矩法度相當嚴謹。粤樂曲藝大師梁以忠 (1905-1974) 在1966年於商業電台收錄古腔八大名曲,保存了這份珍貴的傳統曲藝。為搶救這項幾近失傳的嶺南藝術,香港大學教育學院發起「嶺南餘韻:八大曲研究及傳承計劃」,推動研究保育工作。配合這項計劃,戲曲節將安排兩場演出,由梁以忠的女兒、著名粤曲唱腔藝術家梁素琴指導,根據商業電台的錄音製作為藍本,重新整理八大曲本之《六郎罪子》,粤劇名伶羅家英、阮兆輝、廖國森、鄭詠梅等以古腔演出,觀眾從中得賞獨特專腔如「罪子腔」、「穆瓜腔」;並安排兩場由優秀粤曲唱家梁之潔、丁愛蓮、紅伶新劍郎與粵劇演員譚穎倫、黃寶萱、黃學超、阮德文演出部份八大曲中精彩選段。
演出前座談會:什麼是八大曲?
日期:7月6日
時間:下午2時30分
地點:香港太空館演講廳
講者:梁素琴 主持:李奇峰
選唱:《黛玉葬花》
阮兆輝《百里奚會妻》 | 新劍郎《黛玉葬花》之〈寶玉哭靈〉 |
梁之潔《黛玉葬花》之〈寶玉怨婚〉 | 丁愛蓮《黛玉葬花》之〈黛玉歸天〉 |
選演:《六郎罪子》全本
劇情簡介:
北遼白天佐侵犯中原,楊六郎領兵抗敵,六郎派其子宗保出營巡哨,宗保路過穆柯寨,與寨主穆桂英一見鍾情,私自與穆桂英成親。六郎大怒,責其違反軍法,下令將宗保在轅門斬首示眾。經佘太君、趙德芳(八賢王)求情仍不能改變六郎初衷。桂英為救宗保,與穆瓜帶備軍糧下山到宋營,獻上降龍木投靠宋軍,桂英與六郎理論一番,以情打動六郎收回成命,釋放宗保,有情人終成美眷。
演員表:
羅家英 飾 楊六郎
阮兆輝 飾 趙德芳(八賢王)
廖國森 飾 佘太君
鄭詠梅 飾 穆桂英
梁煒康 飾 焦 贊
黎耀威 飾 孟 良
宋洪波 飾 楊宗保
李沛妍 飾 穆 瓜
![]() |
![]() |
選演:《棄楚歸漢》
〈漂母飯信〉秦朝滅亡,陳勝、吳廣、劉邦、項羽並起,漢劉邦,楚項羽,相約中分天下。淮陰韓信事楚,唯項羽暴戾成性,信感非久安之地,張良薦其投漢,遂携母赴漢地,途中母歿,更聞楚兵追殺,遇一樵夫,求指陳倉路向,信為保自身安全,卒殺樵夫。及至漢地,疲累飢渴,遇一漂母(洗衣婦),慧眼識英雄,向信獻飯送金贈駿馬,信感極而去。
演員表:
譚穎倫 飾 韓 信
黃寶萱 飾 漂 母
![]() |
![]() |
〈追賢〉劉邦成為漢王後,任蕭何為丞相,蕭何為劉邦貼榜招賢,韓信往見而未示張良薦書,劉邦覺信貌平庸,似非上將之才,遂委其任運糧官之職,信深感委屈,遂念還鄉務農,蕭何聞之,與夏侯嬰連夜追趕,卒說服信效力劉邦。
演員表:
阮德文 飾 韓 信
黃學超 飾 蕭 何
吳立熙 飾 夏侯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