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園戲音樂會
7月26日(下午、 晚上)
折子戲:《事久弄》、《朱弁.裁衣》、《王十朋.十朋猜》
《陳三五娘》折子戲專場:〈睇燈〉、〈賞花〉、〈繡孤鸞〉、〈大悶〉
7月26日(下午、 晚上)
折子戲:《王魁.走路》、《郭華.入山門》、《劉秀.大歸》
《呂蒙正》折子戲專場:〈過橋入窰〉、〈送銀米〉、〈驗腳跡〉、〈探窰〉
演出地點:油麻地戲院劇院
泉州古戲.典雅精緻
梨園戲以閩南語泉州腔演唱,起源於福建泉州,有八百多年的歷史。它的劇目分三大流派:「上路」風格古樸蒼勁,保留許多宋元時期的南戲古劇;「下南」大多搬演民間故事,具生活氣息;「小梨園」藝術細膩精緻,保存了明初南戲劇目。它的角色分七個行當,稱為「七子班」,其獨特的表演程式俗稱「十八步科母」,精雕細琢,規範極為嚴格,尤以旦角表演最爲著名,其中又以「二架旦」行當最具代表性,兼具了花旦、青衣和小旦的表演特色。
梨園戲七子班行當科步示範講座
日期:7月25日
時間:下午2時30分
地點:油麻地戲院劇院
![]() |
![]() |
講者:吳藝華、林蒼曉、阮冰冰、鄭亞婷、杜冰瑩、陳 珞、許幼娟、孫萍玉等 主持:陳春苗
梨園戲音樂會
- 梨園戲壓脚鼓、打擊樂、四管樂器 演奏: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樂隊
- 《李亞仙》序曲演奏;
- 《陳三五娘》唱段【繡成孤鸞】 演唱:吳婕萍
- 《蘇秦》唱段【當初貧】 演唱:張妮
- 《楓林冕》唱段【到此處】 演唱:林賦賦
- 《蘇秦》組曲 演唱:鄭亞婷、張妮
- 《朱弁》組曲 演唱:林蒼曉、曾靜萍
![]() |
![]() |
折子戲專場:《陳三五娘》是小梨園流派的經典傳統劇目。早在明朝嘉靖年間便有劇本刊行於世。其曲調纏綿,表演精緻。其中《大悶》涵蓋梨園戲旦行表演眾多特色,為旦行獨腳戲巔峰之作。
1《睇燈》
劇情簡介:
元宵燈市,才子陳三巧遇黃五娘攜婢女益春、媒婆李姐游賞花燈。才子佳人,燈下雅對,一見傾心。
演員表:
陳 珞 飾 陳 三
杜冰瑩 飾 黃五娘
阮冰冰 飾 益 春
孫萍玉 飾 李 姐
2《賞花》
劇情簡介:
暮春三月,五娘偕婢益春遊賞花園,觸動閨女春懷,有如崑曲《牡丹亭•遊園》之景。
演員表:
吳婕萍 飾 黃五娘
阮冰冰 飾 益 春
3《繡孤鸞》
劇情簡介:
益春幫陳三將情書偷藏於繡筐之中,五娘繡孤鸞時,讀之動情,將陳三請至閨房,二人相約荔枝姻盟。
演員表:
張純吉 飾 陳 三
李 紅 飾 黃五娘
許幼娟 飾 益 春
4《大悶》
劇情簡介:
五娘與陳三私奔不成,被官府捉回。黃五娘深夜不眠,憶及被判流放崖州的陳三,哀怨纏綿,輾轉反側。
演員表:
曾靜萍 飾 黃五娘
折子戲專場:《呂蒙正》是小梨園流派及下南流派優秀傳統劇目,見《永樂大典》與《南詞敘錄》記述元南戲遺存,科曲俱佳,又不失生動風趣,情感真摯動人。
1《過橋入窰》
劇情簡介:
貧寒書生呂蒙正得劉月娥拋球選婿,不料岳父悔婚,相國千金不嫌貧下嫁,夫妻遭逐趕出門。月娥追隨才子,步至荒郊,同在破窰中棲身。
演員表:
林蒼曉 飾 呂蒙正
曾靜萍 飾 劉月娥
2《送銀米》
劇情簡介:
婢女梅香與家院奉命冒雪送銀米到寒窰,月娥怨父負氣不收,經家院將劉夫人接濟愛女心事相告,始含淚收下。
演員表:
鄭亞婷 飾 劉月娥
許幼娟 飾 梅 香
顏昌華 飾 院 子
3《驗腳跡》
劇情簡介:
蒙正木蘭寺投齋受氣而歸,發現雪地有腳跡,寒窰有熱粥,遂懷疑月娥有外遇,經一番戲謔追問,方知是梅香與家院送銀米所留,夫妻和好如初。
演員表:
林蒼曉 飾 呂蒙正
曾靜萍 飾 劉月娥
4《探窰》
劇情簡介:
蒙正別家赴考,劉夫人攜婢女梅香到寒窰,苦勸愛女回府,唯月娥堅執不從,甘守貧寒候夫榮歸,夫人無奈留下金針,灑淚離去。
演員表:
鄭亞婷 飾 劉月娥
張 妮 飾 劉夫人
許幼娟 飾 梅 香
《朱弁.裁衣》
劇情簡介:
南宋初年,朱弁出使金國,被扣留達十六年之久。其妻王氏,在家侍奉婆母顔氏至孝,遭遇兵亂,棄子扶姑。寒冬深夜,王氏裁剪新衣爲婆母祝壽。婆媳兩人念及別夫離子,悲不自勝。
特色:
選自小梨園流派傳統劇目《朱弁》,是大旦與老貼行當名折,婆媳真情感動無數觀衆。閩南民間至今流傳諺語:「媳婦當學朱弁妻,家姑當學朱弁母」。
演員表:
吳藝華 飾 王 氏
孫萍玉 飾 顏 氏
《王魁.走路》
劇情簡介:
書生王魁貧寒之時,蒙商女謝桂英救濟,兩人誓不相負。誰知王魁高中狀元後,授徐州僉判,竟狠心離棄舊人。桂英憤恨之下,割喉自盡。死後陰魂不散,手提金刀,直到徐州找王魁索命。
特色:
選自上路流派傳統劇目《王魁》,風格古樸蒼勁,屬宋元早期南戲風貌珍貴遺存。有名曲《珠淚垂》、《來到陰山》傳世。
演員表:
吳藝華 飾 謝桂英
《王十朋.十朋猜》
劇情簡介:
南宋年間,溫州人王十朋高中狀元,差人送書回鄉報喜,不料書信被人篡改,家書變休書,其妻錢玉蓮憤恨投江自盡。十朋妻舅錢成護送十朋母張氏入京,十朋不見妻子到來,心生疑慮。經過一番猜問,方知真相。
特色:
選自上路流派傳統劇目《王十朋》,是宋元四大南戲之一的《荊釵》題材,在梨園戲中的珍貴遺存。此折通過音樂及程式,巧妙演繹「猜」的心理流程,是梨園戲官生行當的名折。
演員表:
林蒼曉 飾 王十朋
張 妮 飾 張 氏
郭志峰 飾 錢 成
《劉秀.大歸》
劇情簡介:
東漢初年,光武帝劉秀興兵匡復漢室,將軍岑鵬效忠王莽,堅守溧陽城,抵抗漢軍。後經母妻勸降,舉城歸順。
特色:
選自下南流派「十八棚頭」劇目《劉秀》,又稱《岑鵬歸漢》。演出風格獨特,「棚外白」的插科打諢、「噯仔手」的風趣表演,十分罕見。
演員表:
林蒼曉 飾 岑 鵬
張純吉 飾 劉 秀
郭志峰 飾 小 軍
林賦賦 飾 大吹手
張 妮 飾 岑鵬母
吳藝華 飾 岑鵬妻
![]() |
![]() |
《郭華.入山門》
劇情簡介:
北宋年間,秀才郭華進京趕考,邂逅商舖之女王月英,兩相傾慕。二人相約元宵之夜,在相國寺山門私會佳期。誰知當晚郭華酒醉不省人事,月英無奈之下,留下羅帕繡鞋爲記。
特色:
選自小梨園流派「十八棚頭」劇目《郭華》,是「七子班」生旦戲的傑出作品,故事膾炙人口。閩南俗諺語:「要吃吃冰糖、要看入門山。」名曲《趁賞花燈》家喻戶曉。
演員表:
張統吉 飾 郭 華
杜冰瑩 飾 王月英
阮冰冰 飾 梅 香
許天相 飾 土 地
![]() |
![]() |
《事久弄》
劇情簡介:
梁山伯的書僮事久與祝英台的婢女人心相互探聽、插科打諢,從側面角度以喜劇手法叙述男女主人公的悲劇故事。
特色:
小梨園流派傳統單折戲,有說是已失傳的梨園戲《梁山伯與祝英台》題材劇目遺折。此折包含豐富舞蹈動作與場景音樂,保留唐朝參軍戲與戲弄古風。
演員表:
周心閩 飾 事 久
許幼娟 飾 人 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