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葉菊》
8月3日(晚上)
折子戲:《梁山伯與祝英台.樓台會》、
《白羅衣.拷陶》、《放走曾榮.放走》、
《秦香蓮.殺廟》
演出地點:高山劇場劇院
「啊咿噯」腔調.懷真抱素
白字戲自明初或更早自閩南傳入海陸豐,棄用中州官話(正字),用當地方言「福佬話」(白字)演唱。它屬多聲腔劇種,音樂以曲牌聯套體為主,民歌小調為輔,唱腔甜軟質樸,以「啊咿噯」拉腔是白字戲唱腔獨特之處。白字戲的伴奏、間奏音樂豐富,有數以百計的伴奏弦詩和牌子,以二弦或嗩吶為主奏樂器。傳統劇目有來自早期南戲、青陽腔、弋陽腔、歌冊和地方故事等。行當分為老生、文生、花旦、烏衫、丑、婆、公、淨等,各具特色。
藝人談:白字戲的發展軌跡
日期:8月1日
時間:晚上7時30分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行政大樓4樓1號會議室
講者:余錦程 主持:陳春苗
《金葉菊》全劇劇情緊湊,人物刻劃細緻。一九九三年於廣東省第四屆國際藝術節戲劇匯演中獲得多項大獎。劇中主角馬應龍由老生應工,盡顯功架。
劇情簡介:
明神宗年間,韃靼犯境兵敗,特獻「金葉菊」求降。神宗將其賜與功臣林汝春之女林月嬌為嫁妝,並主婚將林月嬌配與張武傑之子張彥隆。國丈歐廷瑞謀反,密命其子歐文光劫走金葉菊,誣告林張二帥私通韃靼、通番賣國,又勾結總兵嚴淵殺害二帥及彥隆。幸得義僕林天義報信,林月嬌得以逃難,並從林天義處獲得歐嚴通番罪證,遂得藩王馬應龍鼎力相助,同上金鑾殿逼使神宗剷除奸黨,伸張正義。
演員表:
余錦程 飾 馬應龍
余榮貴 飾 明神宗
呂君展 飾 林汝春
唐大聰 飾 張武傑
馬四香 飾 林月嬌
徐考玉 飾 歐廷瑞
曾騰輝 飾 歐文光
余海平 飾 林天義
楊寶華 飾 張彥隆
邱燕紅 飾 小 梅
陳妙貞 飾 林夫人
羅輝梅 飾 張夫人
林小川 飾 文 官
吳慶堅 飾 文 官
黎有道 飾 嚴 淵
高 峰 飾 趙 大
![]() |
![]() |
《梁山伯與祝英台.樓台會》梁祝故事耳熟能詳,百看不厭。此折包含多段白字戲經典唱段,呈現白字戲傳統音樂唱腔。
劇情簡介:
祝英台為富家女,女扮男裝求學。山伯英台同窗三載,建立深厚感情,而山伯竟不識英台女兒身。山伯樓台會友,方知英台乃裙釵輩,惜姻緣卻已聘馬家。眼看本來美滿良緣落得如此,山伯悲憤交加,含恨別離。
演員表:
余海平 傭 梁山伯
鍾靜潔 飾 祝英台
邱燕紅 飾 事 久
陳秋菊 飾 人 心
《白羅衣.拷陶》根據明代傳奇劇本《羅衫記》改編。陶大向徐繼祖訴說原委一段,充份表現白字戲傳統表演風格。
劇情簡介:
揚州豪霸徐能殺害蘇雲,蘇妻嬌鸞幸得相救,逃命途中產下一兒,恰為徐能拾去,取名徐繼祖,由家僕陶大撫養。繼祖十八年後得中狀元,奉旨巡察江南。嬌鸞聞徐巡按廉明清正,冒死投告。繼祖聽陶大訴說原委之後,獲得確鑿罪證,最終昭雪此十八年的血海沉冤。
演員表:
呂君展 飾 陶 大
楊寶華 飾 徐繼祖
《放走曾榮.放走》明代傳奇劇目《鬧嚴府》之續篇。〈放走〉一折唱腔傳統,表演程式豐富。劇團一九九二年以此劇參加全國「天下第一團」展演,榮獲優秀劇目獎、表演獎。
劇情簡介:
曾嚴二家原有宿怨,曾家後裔曾榮,易姓為鄢家螟蛉之子,娶嚴家女蘭貞為妻。蘭貞之祖父嚴嵩和其父嚴世蕃識破曾榮身世之後,蓄意將其剷除,幸蘭貞愛恨分明、嚴夫人俠義,才使曾榮免於殺身之禍。
演員表:
吳慶堅 飾 曾 榮
羅輝梅 飾 嚴夫人
邱燕紅 飾 嚴蘭貞
《秦香蓮.殺廟》韓奇奉陳世美之命到破廟欲殺秦香蓮母子三人,但在秦香蓮訴說原委後,韓奇卻陷於忠義兩難的局面。各人心中悲、驚、喜、急、怒等情緒變化不斷,對比極大,充滿張力。
劇情簡介:
宋代陳世美中了狀元,貪圖榮華富貴,詐言未娶,得以被招為駙馬,原配秦香蓮攜兒帶女進京尋夫,世美為避欺君罪,狠心不認,秦香蓮投告開封府,世美怕真相敗露,命韓奇殺香蓮母子滅口。
演員表:
余海平 飾 韓 奇
馬四香 飾 秦香蓮
陳秋菊 飾 冬 哥
黃嘉華 飾 春 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