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灣青年劇藝社

「荃灣青年劇藝社」成立於1977年,簡稱「荃青劇社」,由「荃灣文藝康樂協進會」「戲劇促進委員會」所創辦。初期從歷屆「荃灣區戲劇比賽」表現良好之成員組合而成,由盧恩成校長、周德菘及梁時傑担任顧問導師,張心永為社長,是當年十九區最早成立之社區劇團,現為香港少數長青劇團之一。
創團首演由梁時傑先生導演 <樑上君子>。「荃灣大會堂」建成啓用,戲社以曹禺新編<王昭君>為首屆「荃灣藝術節」演出。荃青當時為社區戲劇發展先鋒,為有志青少年提供專業培訓及經常性演出。 社員逐漸成熟後,成為劇社主要骨幹成員,初期會員眾多,分創作組、演員組及技術組,依照各人興趣加入各組接受訓練。劇社當年更建立了自己的小劇場,經常舉行實驗性演出,提供了編、導、演等不同的實習機會,故此很多社員後來亦投身於電影、電視及舞台劇行業,從事編劇、導演、演員、製片、化妝及配音等專業工作,劇團過往亦獲得不少獎項及創作了許多劇本。

多年來參加不少地區及全港公開比賽, 屢獲殊榮 , 「戲劇匯演 1989」之<WM我們 -“冬”、“春”>、「戲劇匯演 1991」之 <蘇菲的故事>、 「戲劇匯演 1993」之<午間小聚>、「戲劇匯演 2002」之<River of no return?> 、 「戲劇匯演 2004」之<他’S>、 2009年「扶輪社戲劇比賽」之 <迎懼>、「戲劇匯演 2009」之<劍客列傳之無悔>、「戲劇匯演2010」之 <失控> 、「戲劇匯演 2013」之<心咒>、 「戲劇匯演 2014」之<姊妹密語>。
其中在 「戲劇匯演 2004」奪得優異演員獎,另2009年之「扶輪社戲劇比賽」 中分別奪得優異導演和優異演員獎, 並同年在「戲劇匯演2009」 中獲得 優異男演員獎(所有男群眾) 及 最佳整體演出獎 。亦在 「戲劇匯演 2010」獲得優異演員獎 , 以及近年的代表作為2017年荃青四十週年演出 <李鐘嶽與秋瑾> , 並榮獲「香港戲劇協會舞台劇獎」及「香港小劇場獎」均提名最佳男主角, 並在小劇場之提名獲獎。

此外,劇社曾先後邀請多位客席導演合作,包括陳曙曦導演<舊夢攤>、<山海神經傳>、<漂泊家庭>;陳永泉導演<圍板外>;周偉強導演<日出展覽館>; 陳哲民導演<生命中不能承受的工> ;歐錦棠導演<情咬新郎哥>;陳桂芬導演<人生白手杖>、<李鐘嶽與秋瑾> 等。

而歷年來曾推出的劇目,包括「荃灣藝術節」作品:<房間服務>、<原野>、<日出>、<鴛鴦配>、 <駱駝祥子>、<控方證人>、<少奶奶的扇子>、<陛官圖>、<伊人>、<甕中囚>(蜘蛛女之吻)、<WM我們>、<又見再見>、<小城風光>、<羅生門>、<讎>(哈姆雷特中國版)、<鐵窗Getting Out>; 文藝雙週節目<星月奇緣>;荃灣戲劇聯演<暖毛毛>、<猩星動物園>, 又與澳門戲劇社舉辦港澳穿梭聯演,演出包括<瘋子阿Q>、<父親>、<回歸>、<停一停 等一等>。 二零零一年曾赴廣州,參與第二屆<紅棉杯話劇花會穗港澳交流>演出。在梁時傑先生戲劇藝術追思演出<雷雨> 、「翻譯劇薈萃」之<再見別離時>。並在二零一零年以<風雨驚雷>入圍參與紀念曹禺一百周年誕辰項目「曹禺戲劇節」之演出。

另外其他演出包括: <浮光掠影>、<推銷員之死>、<第三害>、<七十二家房客>、<林冲夜奔>、<幽會>、<水晶人>、<補鑊因緣>、<坦白>、<鐵窗>、<一條線>、<两小口>、<流金歲月>、<門鈴再響>、<囍> 、<病房的故事>、<決戰>、<邊緣女巫>、<給我春風>、<死囚>、<街頭劇>、<布萊希特-四川一個好女人>、<燈蛾夢蝶>、<求婚>、<亞勇的挑戰-街頭連環劇>、<維奇>、<人獸之間>、<怡紅院、掃把星、對萬夫莫敵>、<夢幻騎士>、<肢解!王子、復仇?>、<戲兒戲>、 <火柴盒>、<垃圾袋裹的天空> 、<我無黐線> 、<約定> 、<嬲> 、<絲打有話兒> 、<重圓> 等等 。
而近年演出計有 :<我離開了之後> , 荃青夜與日<三不做> 、2021年<人生白手杖> 以及今年三度再重演的<又見再見>等 。

 

資料來源:荃灣青年劇藝社

活動推介
( 1 )
2024.7.11 - 14
主辦
購票劇場
2021.8.5 - 7
主辦
劇場
2021.6.3 - 6
主辦
劇場
2019.10.17 - 20
主辦
劇場
2017.8.18 - 20
合辦單位
劇場音樂
2017.5.19 - 21
主辦
劇場
2016.4.28 - 5.1
主辦
劇場
2015.10.23 - 25
主辦
劇場
2014.8.13 - 19
製作
劇場
2012.5.13
主辦
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