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原創多媒體劇場
《老豆,我返嚟食飯》 剖白父與子的情感世界
【Epictudio 排場好戲】香港人叫自己父親做「老豆」,但我們有多了解「老豆」?有多久沒和「老豆」談心?多久沒回家吃飯,看看自己的「老豆」呢?Epictudio排場好戲 原創多媒體劇場《老豆,我返嚟食飯》,講述多年沒對話的父親,突然患上腦退化症,三十歲的兒子要重新學習跟自己熟悉又陌生的父親相處,展開無法想像的父子生活。此劇以創新的舞台設計、台前幕後現場分享與父親相處的親身經歷、富「香港地」情懷的原創劇本及無伴奏音樂,探討當代父子關係。
《老豆,我返嚟食飯》以劇場較少面對的「男人的父子關係」為題,探討「老了的老豆」跟已成人的子女之間的溝通問題。劇中的父親在子女成長時入獄,中年出獄後又與妻子離婚,晚年跟家人關係疏離,後來患上腦退化症,幾位久違的子女才聚首在一起,從回憶愉快的童年逸事,到爭吵照顧父親的責任問題,兒女們才發現原來自己根本不了解父親。為了跟身體虛弱、日益健忘的父親相處,他們開始學習跟父親「無聊坐公園」、學習「說話重複而不發脾氣」、學習「發問別人的心底話」⋯⋯
《老豆,我返嚟食飯》為表達父親與子女──兩個不同年代的人不同的心態,選用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黑盒劇場的獨特設計,創造了兩個舞台,以一扇大鐵門,分隔父與子的世界,觀眾會因應劇情變化,在劇場不同的表演區移動,近距離觀賞演出,多角度去了解父子的所思所想。導演、編劇及劇團藝術總監李健文認為舞台設計,正反映了父與子像兩個不相融的世界:「大家不走進對方的世界,就永遠沒辦法互相了解,踏過大鐵門,才能打開雙方隱藏多年的記憶、傷痛、遺憾和感動。」
《老豆,我返嚟食飯》演出期間,將穿插劇中幕後成員,與觀眾分享自己和父親相處的親身經歷,而演出後有座談會,讓觀眾可以即場分享他們對角色的看法,並一起探討如何處理劇中父子面對的人生抉擇。李健文認為黑盒劇場的設計多樣化,能提供與觀眾互動的平台,令大家更接近,令劇本更有時代性和真實感:「加插劇團成員的分享是希望觀眾投入演出,演後座談會讓觀眾深入了解角色之間的關係和矛盾,並與演員一同分享自己對父親的感覺,和跟父親建立關係的困難、樂趣和秘訣,希望觀眾在離場後,還能繼續探索和反思當代父子的關係。」
此劇是李健文以自己與父親的親身經歷為創作藍本:「我在傳統的家庭長大,父親理所當然被認為是家中的『話事人』,但我們都忽略父親作為一家之主的心情,和他所承受的壓力,我希望透過此劇討論男人在家庭的崗位、父與子之間的親情聯繫,並緬懷過去與父親相處的點滴。劇本以人人都會接觸的父親為題,題材涵蓋面廣闊,內容生活化,相信由六歲到八十歲的觀眾都能有共鳴。」
編劇李健文近年致力創作具「香港地」情懷的原創劇,《老豆,我返嚟食飯》主角一家設定為香港大磡村的原居民,演出的歌曲及歌詞都是為了配合主題,由本地音樂人創作,現場無伴奏樂隊(Acapella)即場演唱,劇中還有大磡村鄉民隔着明渠唱山歌的情節,向觀眾細說從前締結姻緣的故事。李健文希望通過此劇,讓觀眾認識香港歷史:「大磡村是香港具代表性的地方,它本來是清朝時建成的朱姓客家村落,後來演變成戰後的寮屋區、工場、片場,至於2001年的清拆行動、到未來的發展,都見証著一代香港人的成長,和本土歷史的變遷。大磡村的另一邊是香港主要工業區──新蒲崗,工人乘搭地鐵上下班時都需要通過大磡村,名副其實是一個香港傳統和現代交織的圍村。」
Username | |
Passwor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