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戲源於溫州,成於南北宋時代,風格古樸純真,內容反映社會民生、道德倫理等傳統價值觀。藝術節首次把「四大南戲」同時展演,以婉約秀美的地道廣東「大戲」,比對樸實又奔放的溫州永嘉崑劇,亦藉此細看生活與人性百態。
香港粵劇及浙江崑劇紛陳演繹四大南戲
一週內細味南戲近千年來的發展與傳承
南戲歷史悠久,源自浙江省溫州市,最初只是坊間歌舞小戲,多以民間故事為題材,成於南北宋動亂期間。經年發展,廣傳四方,並由文人提昇,轉化為多個不同的地方戲曲劇種,例如崑曲和各種亂彈腔調,南下則影響了廣東粵劇、潮劇、漢劇的發展。 「荊」、「劉」、「拜」、「殺」是南戲傳揚最廣的劇目。
2020年香港藝術節首次把四大南戲同時展演舞台之上:汪明荃、羅家英首次合演的《荊釵記》,二人演繹忠貞不屈的夫婦,令人期待;唐滌生根據《拜月記》改編成淒美的廣東大戲《雙仙拜月亭》,由新劍郎擔任藝術總監,帶領一眾粵劇菁英,演出唐氏的原版本;由溫州永嘉崑劇團製作及演出的《殺狗記》和《白兔記》﹝亦名為《劉智遠白兔記》﹞,前者以兄弟情義為題材,後者寫夫婦悲歡離合及母子相會,格外真摯感人,實在不容錯過。
《拜月記》
(唐滌生原裝經典版《雙仙拜月亭》)
(上卷 - 3月14日 下午2:30; 下卷 - 3月14日 晚上7:30 )
《拜月記》講兵部尚書王鎮奉旨出使平寇亂,王夫人和女兒瑞蘭倉遑逃難,三人途
中失散,瑞蘭其後遇上窮秀才蔣世隆,互生愛意,王鎮卻嫌婿貧寒而反對婚事。
二人幾經波折,終成眷屬。
唐滌生把這個亂世流離、棒打鴛鴦的南戲改編成香港粵劇經典《雙仙拜月亭》,
人物角色鮮明,唱做俱備,細膩地帶出兼具喜怒哀樂的複雜關係。劇中的第四場
〈錦城觀榜〉及第六場〈推就紅絲〉,現時已沒有坊間劇團搬演,而第五場〈幽閨
拜月〉的一段拜月戲亦鮮有演出。今次由名伶新劍郎擔任藝術總監,帶領一眾年
青演員,一天之內分上、下卷演出共七場戲,讓觀眾細味唐氏版本的典雅之處。
Username | |
Passwor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