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七十年代,放大縮小和影印的印刷技術已趨成熟,大大打擊商業書法家的生計,這一現像在東西方普遍存在。 然而,香港的書法家不僅順應潮流,還利用這股輔助達到了輝煌,以卓少衡黎一鳴兩位先生為當中的表表者。
民初時,中國受到西洋和東洋文化的影響,美術字和書法字在商業應用上並駕齊驅。 戰後,日本常用的漢字數量有限,結合平假名的方便,早有許多用於卡片印刷的印刷體。 相較之下,中國的商業活動較不繁榮,直到電子印刷出現之前,卡片在中國並不普及。 據說,卓少衡和黎一鳴透過參觀好友的印刷廠,了解到海德堡印刷機(Heidelberger / 俗稱「海底寶」)的照鏡機原理,意識到可以利用這種印刷方式,計算出理想的原稿尺寸,然後將卡片縮小約三倍進行印刷,創造出現在的「手寫卡片」;這種做法在香港盛行了二十多年。 以上的巧合讓香港成為唯一流通手寫漢字書法卡片的城市,也是中英書法雙語配合的獨特例子。
當年有不少「代書先生」提供寫卡片的服務,但如今在收藏界和古董界,超過七成的手寫卡片藏品都是卓少衡和黎一鳴的作品,他們在當年的市場佔有率可見一斑。 兩位先生的作品也常見於包裝紙、紙袋、廣告牌,甚至是報紙的分類廣告上。 其中,卓少衡先生的揮春系列自八十年代開始是民間使用率最高的揮春。 這些書法作品與香港人息息相關,陪伴了幾代人的成長。
今天,我們利用數碼技術複製及印刷出共一百張由卓、黎兩位先生在七十至九十年代製作的書法卡片,組成一個裝置,同時也展示卓少衡、黎一鳴及另一位同時期都很獨當一面的謝熙先生的書法卡片原稿、揮春、唱片封套 等以"書法與印藝"為主題的藏品。
Username | |
Passwor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