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講座研討會免費大館

「將空間變成辦法」亞洲地方營造交流大會

空間是限制,抑或是出路?

常聽說香港地少人多,空間不夠,但其實只要花點心思,不論大細、公共或私人、戶外或露天,空間都可以成為凝聚社區的重要場所!

為總結計劃成果,並讓更多在不同年代、地區默默耕耘的社區有心人聚首交流,非常香港將以「將空間變成辦法」為題,於今年7月一連兩日在大館的賽馬會立方舉辦香港首個亞洲「地方營造」交流大會,邀請9位來自不同亞洲城市、曾主力參與或發起「地方營造」項目的社區工作者擔任分享嘉賓,並於洗衣場石階策展一個齊集本地各區約100個「地方營造」案例的庫存展覽及巡禮。

邀請想為社區行多步的你前來參與盛會,跟多位為「地方營造」努力過的熟悉面孔相遇吧!

 

節目
2024.7.6
設計文化

「非常社區」總結會

 

後巷、天台、口袋公園、商場、休憩處、行人天橋、馬路中間的休憩處,「非常社區」兩年間遊走了元朗、油尖旺及東區三個地方不同的公共空間,跟街坊一起將意想不到的創意點子實行出來,更聯同60位社工學員、社區團體、大專院校、街坊小店共同策展了三個與眾同樂的「非常社區節」,用空間改造來回應社區需要。

想濃縮地一次過體驗我們整個兩年旅程,歡迎你來臨「非常社區」結業展,一起回顧每個難忘又溫馨的畫面吧!

「致在空間中變魔法的人們」香港地方營造案例庫存展覽及巡禮

 

你眼中的家是甚麼模樣?

是軟熟被鋪旁有一方書桌,手伸出別緻窗花外會觸摸到藍天白雲?

是餐桌上有熱烘烘的暖湯,靜待你深夜下班後喝一口,日頭的疲累便煙消雲散?

家亦不限於實體居所內的一事一物 —— 它也可以是一種牽絆,一種群體的生活方式,一種對社區的身份認同。

地方營造就像是個把家的界線擴闊至整個社區(Extension of Home)的過程。一班人在同一空間內磨合、相融、深交、奮鬥,將局限變成材料,用創意變出無限。空間被賦予新的意義,你我亦由陌路變同路。走著走著,家就成形。而其中仿如魔法般的引力,背後其實是眾人對社區的愛、對開出一條新路的堅持。

魔法並非虛無,成家絕非偶然。邀請你來細聽100個或大或小,卻一樣精彩的家的故事,以及背後變魔法的人們一路走來的難忘旅程

----
巡禮主題一:「估你唔到」的空間改造
地方營造重視社區空間的策動,我們好常會想起地舖、公園同廣場等據點,但其實城市裡面還有不少具潛力的城市空間容易被忽視。鄉村空間、廢棄村校、橫街窄巷,甚至只是工作的地方,日常中各種「估你唔到」的空間其實都潛藏着無限可能性,四位嘉賓將分享他們怎樣突破空間既有的物理配置和預定用途,用創意改造開發空間意想不到的地方角色和功能。

嘉賓陣容
1, 李德瞱 Billy Li (西貢公立學校)
西貢公立學校前身為「普通學校」。校舍經修復後發展為歷史保育項目「 The Kungers • 公立」,創建多元化的社區聚腳點和文化地標,在歷史保育、藝術文化和社群連繫等方面繼續為西貢作出貢獻,延續校舍的社會實用功能及保留社區多元文化。

2, 盧樂謙 Him Lo(窗後巷)
「窗後巷 Window And Alley」位於銅鑼灣霎西街一個後巷的轉角位置。細小店鋪內寄賣着不同創作和物品,亦不定期舉辦各類藝文活動,採取實驗社會性及商業操作的第三空間之方式營運,以潛藏的城市空間開發另類文化聚點,提供一個對城市想像和創作的安身之處。

3. 程展緯Luke Ching(打工仔職場)
程展緯本職藝術家。關注勞工議題的他身體力行,多年來持續投身各種職業,兼任成為博物館保安員、港鐵清潔工等,以藝術介入職場環境,透過工作空間改造和行為實驗打破既有規條,創造另類想像,以非傳統方式為勞工發聲。

4. 莊靖Jane Chong(一間)
〈一間 A Few Moments〉過去曾與錦田鄉事委員會合作,在錦田市中心營運「文化館」;同時也與本地教會合作運作「青年館」。兩館為街坊提供閒暇歇息和交流的聚腳地,亦舉辦各類文化分享、共學等活動豐富社區生活。透過人和資源的連繫凝聚社區及鼓勵共享,同時也為地方創造慢活、思考、感受和連結的空間。

---
巡禮主題二:「細細個就聽過」的地方營造

在不同年代、地區都有一批默默耕耘的社區有心人,以自身熱情和專長,通過各種空間改造為社區貢獻。當中部分項目雖已告一段落,但他們播下的種子不但開創了革新的道路,亦為後繼的有志之士提供了重要參考。我們將匯聚四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地方營造先行者,分享各自的始創理念和實踐經歷,一同回顧過去、展望未來,讓彼此豐富多元的想像,匯聚交流,發掘更多可能性並編織起強大的變革動力,繼續為社區構建更美好生活!

嘉賓陣容
1. 王永棠 Wong Wing Tong(土炮遊樂場 PlayDepot)
「土炮遊樂場」以土瓜灣這處曾為工業重鎮、正受重建影響的地區為基地,集結區內外藝術家,透過不同物料、創作方式和對象回應當區處境。計劃以社群藝術的實踐為重心,期間藝術家與區內人士共同協作,在鄰里日常中締造創意發揮空間,拉近藝術與生活的連繫。同時亦透過以「玩」介入社區,探索創意遊樂作為促進社區融和及公眾參與的另類策略。

2. 蘇志強(主教山)
主教山是一座位於石硤尾的山丘。蘇志強曾感染沙士命懸一線,康復後依靠行山走出陰霾,更推動他於主教山打造晨運樂園,自行設計多款長者康體設施,讓一眾街坊可以強身健體。水務署後來於2020年開展拆卸工程,擬復修後交還予地政總署作其他公共用途。

3. 葉美容 May姐(H15 關注組)
市區重建局2003年10月宣布利東街及麥加力歌等涉及8條街重建項目,受影響居民和鋪戶成立H15 關注組,透過居民自主參與方案規劃築起社區力量,促成了歷時數年的利東街民間規劃運動。利東街正式清拆後,H15 關注組以公民社會組織繼續發展,持續推動由下而上的社區參與及民主規劃,關注舊區重建受影響戶的權益,讓各區原有的社區網絡/本土經濟和生態得以保存。

4. 王天仁 Wong Tin Yan(合舍 Form Society)
合舍由藝術家王天仁創辦。本着「以臨街小舍集合有意思的人和事」的理念,合舍自2017年起以複合藝文創意空間的角色成為深水埗大南街一份子。地舖空間內定期有不同展覽、工作坊或講座等發生,將各類藝文活動融入街坊日常,打破藝術高不可攀的形象、豐富社區生活,同時也為本地藝文工作者提供另類創作空間。經歷七年的深耕細作,合舍於2024年5月正式結業。

「將空間變成辦法」亞洲地方營造研討會

 

課題1 - 社群動員:協調不同群體在同一項目的參與

社區每個持份者皆有不同背景、需要、核心價值觀,要在同一個項目中讓所有人都能平等參與且順利協作,絕非易事。我們將邀請三位服務青年、老人及無家者的社區工作者,共同探討如何在「地方營造」中動員不同群體,建立和而不同的共創文化,以去標籤化來鼓勵他們持續參與。

嘉賓陣容
1. 張劍國先生(香港仁愛堂青年夢工場 — 項目主任)
分享題目 — 「如何在地區實踐裡推動青年自主參與」
張劍國先生為註冊社工,資深青年社會工作者,現職仁愛堂青年夢工場項目主任。他的社區實踐經驗豐富,曾創立自資刊物,以文字推廣「關心社會其實很簡單」。他一直堅守與青年同行的信念,近年積極開拓【青年x社會創新】社區工作模式,發展「青年夢工匠 – 青年社會創新啟動計劃」,成功孵化超過五十五隊青年社創團隊,讓青年自主參與社區。其負責的項目青年夢工場獲得2019卓越實踐在社福獎勵計劃「卓越服務獎」及2018-19優秀青年活動嘉許計劃「優秀青年活動」。 

2. 田村康一郎先生 ( 日本Sotonoba — 理事)
分享題目 — 「社商協作營造地方:以日本為案例」
田村康一郎先生於紐約普拉特藝術學院修畢地方營造與管理碩士學位。他多年來在日本策展不同地方營造項目,積極推展在地參與規劃的項目、倡議和研究工作。他領導的「Placemaking Japan」活動更榮獲 2021 年的Good Design Award。田村先生亦有協助房地產開發商與當地政府和社區協作,策劃以地區及空間為本的創新項目,並在東京理科大學進行設計課程教學。

3. 朱剛勇女士 (台灣人生百味 — 共同創辦人)
分享題目 —「當他們看見彼此:無家者、貧窮經驗者的「回歸」社會之路」
共同成立人生百味、窮學盟,策展「貧窮人的台北」
共筆作品如《街頭生存指南》、《底層女性的「家」與無家之後:性別、親密關係與工作貧窮》、《反造再起:城市共生ING》
耕耘於貧窮議題,從事組織工作、議題轉譯、策展,偶爾兼做設計和廚房阿姨。
與經驗者同行,見證過人的受苦、陰影與能動,而後成為一位務實的樂觀主義者。

---
課題2 - 地方創生:尋找當區特色資產,打造社區品牌

每當講及地方創生及設計,不少社區工作者皆會提出以因地制宜的方式來重審社區現況,用勾畫特色的方法來找出相應社區的資產與定位。三位嘉賓將會分享如何在鄉村、市中心及歷史舊區發掘可動用的社區資產,以「地方營造」作方式重新包裝,打造地方品牌(place branding),為社區注入新活力。

嘉賓陣容
1. 龍子維先生(香港土地教育基金 —總幹事)
分享題目 — 「梅窩有菠蘿?由海島農業樞紐看香港鄉郊社區營造」
龍子維先生現職土地教育基金總幹事。過去三年策劃「有種大嶼」及「梅窩風土復育計劃」等社區營造計劃,致力推動鄉郊社區經濟模式,為香港培育鄉郊地區創變者。通過發展社區支持農業、建立生態友善的互助生產網絡,在豐富城市與鄉村、人與自然共生的想像外,同時發掘地區的不平凡之處,創造具地域特性的產品。現時與學徒共營梅窩社區據點及地域品牌「好老土」。

2. 金惠璋女士 ( 韓國Ewoo學校教育基金—理事長)
分享題目 — 「一步一腳印:與村民共創快樂社區」
金惠璋女士是南韓首爾市城美山社區的居民代表,多年來致力凝聚社區內擁抱教育理念的家長,鼓勵居民共同參與,並共同創立韓國第一所託兒合作社Woori。她及後在城美山成立了Ullim Dure生活合作社,促進當地有機食物共享及舉辦不同社區活動。 憑著在城美山所累積的社區營造成功經驗,金女士繼而創立了Ewoo學校,為東川洞的學童提供另類教育體驗,走向社區與家長一起籌劃鄉村市集、鄉郊旅行、及經營"HappyCoocie"小麥咖啡廳。

3. 蔡依霖女士 (馬來西亞新新村 —發起人)
分享題目 —「馬來西亞新.新村—從社區及文化長出的在地魅力」
曾擔任馬來西亞霹靂州太平十八丁州議員,期間致力於改善社區環境和推動社區發展。2020年發起新新村社區聯盟,希望透过新的視野重新定位馬来西亞新村的时代角色。目前也是馬來西亞雪蘭莪旅游局發展主任,致力於推廣雪州旅游與文創產業。她堅信社區的發展需要建立在居民間的彼此尊重和幫助之上,並強調社區軟實力的重要性。

---
課題3 - 以萬變應萬變:利用有限資源發想無限的形式

「地方營造」素來注重策動社區空間、鼓勵民眾參與,但基於資源所限,並非每個「地方營造」項目皆能有自己的「基地」或據點我們將匯聚三位擁有不同空間資源的社區組織代表,與大家考究有據點與否如何影響項目的延伸性,並在有限資源下該怎樣選取適合的協作模式以回應社區當下最迫切的需要。

嘉賓陣容
1. 陳瑞玲女士(香港社區文化關注 —社區營造幹事)
分享題目 — 「試吓唔悶親自己做社區營造」
社區文化關注(ccc)社區營造幹事,2017年開始加入,在土瓜灣是工作亦是生活。 CCC自2013年起決定扎根在土瓜灣社區,「土家」好像是另類社區中心,多元又不太設框限的社區空間,記錄、分享、創造土瓜灣故事。在經歷重建離散後,嘗試繼續營造社區。

2. 金靜女士( 上海大魚社區營造發展中心—聯合創始人)
分享題目 — 「共同編織地方,共創社區韌性:上海新華路街區社區實踐」
大魚社區營造發展中心聯合創始人/主任。畢業於日本東京都立大學,城市規劃與社區營造方向。2018年與夥伴共同創立大魚社區營造發展中心,並於2022年聯合多方共同創辦上海首個社區營造中心。她專注於公眾參與式的城市有機更新,主要致力於主持策劃社區營造與社區規劃等相關領域的人才培力、工具研發、國際交流、書籍出版與項目實踐,來多角度的促進社區營造在各個領域的應用與發展。

3. 馬明毅先生 (台灣社區實踐協會 — 社工)
分享題目 —「萬華的心安港灣:社區空間的連動與彈性運用」
馬明毅先生為台灣社區實踐協會社工師,在台北萬華地區陪伴社區兒少與家庭,推動兒少的多元發展方案,也積極參與貧窮議題的倡議行動。台灣社區實踐協會自2007年開始,依著社區裡人們的需要而開拓出不同的行動,也持續經營讓人可以互相支持的各式空間。現為臺灣兒少玩心教育協會與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的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