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重點在於『觀察』。我觀察你、觀察自己以及其他所有人,就像醫生觀察豚鼠一樣。」——工藤哲巳
「工藤以其具有啓發性的裝飾語言,呼籲從根本上反思自然、人類與技術之間的關係。」——鄭道鍊,香港M+博物館副總監及總策展人
日本戰後時代的藝術家工藤哲巳,以獨特敏銳的觀察力捕捉四十年生命中各式各樣的人和物。透過結合日常中隨處可見的材料,並以生命百態為題材,以觀察者般的視角描繪人性面相深邃的一面。工藤哲巳的作品細靡遺地記錄著社會各方面的變遷,以藝術品說話,邀請觀者一同向大衆消費的擴張與科技的崛起提出詰問。
豪瑟沃斯香港畫廊於今年五月底舉辦的「工藤哲巳:籠子」展覽,將是大中華地區首次展出他四十年藝術生涯的重要作品。透過工藤哲巳的視角,觀者將有機會透視不同年代的社會脈動,並探索人與時代的複雜關係脈絡。是次展覽精選了工藤哲巳在1966至1980年間創作的標誌性籠子系列。這些在作品環境中創造的不同世界,鼓勵觀者將自己理解為一個完整而複雜宇宙的一部分。自然、科技與人類相互影響,工藤哲巳將這個系統稱為「新生態」。
工藤哲巳1935年出生於日本大阪,1954至1958年就讀於東京藝術大學。他將戰後的哲學動盪轉化為顛覆性的雕塑,挑戰戰後工業「進步」的價值。 1962 年,他移居巴黎,開啟了新的視野,但在國外的生活加強了他對西方文化及其影響的批判性觀察。作為一個東方來客,工藤哲巳將自己視爲西方的「觀察者」,並深感自己有必要顛覆歐洲人文主義中的政治、經濟與人類中心主義風氣及其對二十世紀藝術與文化的影響。多年來,藝術成為他溝通與反思的橋樑。工藤哲巳以其視點詮釋人性百態,在他的作品中,都反映他作為一個「觀察者」眼中的世界風貌。
在「籠子」 展覽中,工藤哲巳將觀眾帶入他直觀打造的世界。他的標誌性籠子——由發現的物體組成的複雜組合——鼓勵人們思考我們在相互關聯的生態和社會系統中的位置。「籠子」 系列融入了鳥籠這類日常隨處可見的物件,在 《為你的客廳而作 – 為了懷舊》(For Your Living Room - For Nostalgic Purpose,1966)作品中,類似繭蛹與生殖器的形象或是爬滿籠子四周,或是像金絲雀一樣站在鞦韆上。籠中以藥為糧,透過建構這些環境,藝術家延續了自己一如既往的思想:寓意現實中人類就像寵物一樣, 在被更加宏大的組織系統「餵養」、觀察或控制。 工藤早期的「籠子」 系列諷刺了大規模生產和資本主義順從的非人性影響,然而,背後潛藏著具同情視點的好奇心,及與大自然重新連結的隱隱呼喚。
Username | |
Passwor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