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妮雨葉(1936-2006)曾憶述,與尚馬利史特勞普(1933-2022)於1954年11月在巴黎相識之時,正值阿爾及利亞戰爭爆發,當時情景歷歷在目。其後二人開始編寫有關巴哈生平的劇本時,再度遭受武裝衝突波及,遂於1958年離開法國,好讓史特勞普逃過兵役。
他們定居於新興電影重鎮慕尼黑,執導的首批德語電影包括《馬霍卡莫夫》、《恨難解》及策劃良久的《安娜巴哈紀事》,獲寥寥幾位影評人熱烈讚賞。1969年移居羅馬後,更與來自德國、意大利、法國、埃及,以及(拍了三個鏡頭)美國的幕前幕後人員合作,成為真正的國際電影人。
儘管早年經常被拿來跟布烈遜和布萊希特比較,但二人的電影始終別具一格。他們倆的作品凝視並認真傾聽世界和世人,教人難以捉摸卻無法抗拒,更讓觀眾有機會看見那些存在卻往往被忽略的東西。在史特勞普稱為「同謀」的攝影機下,演員主要以聲音及簡煉而深邃的肢體語言,透過精心排練的表演,將角色活現眼前,讓我們體驗其掙扎、希望與痛苦。
史特勞普和雨葉以簡單的手法,拍出風格多元、工藝精緻的電影。這對拍檔幾十年來與固定班底共事,並親自剪接,從一組組鏡頭(他們稱之為「拍攝材料」)創造出乎意料而錯落有致的節奏,還直接使用現場錄音,拒絕利用後期混音達致鏡頭之間的連貫性。
二人早年受政治影響而多次流徙,故後來的作品也回歸到地域和語言等主題 — 簡言之:大地。這主題在《摩西與阿倫》和《雲與僵持》等七十年代電影中更形重要,察見大地目前狀況及背後所隱所藏。《階級關係》主角夜行探索美國,新世界猶如夢魘。《西西里!》則透過搖鏡及推軌鏡頭,呈現月球表面般乾燥的西西里郊野,並與有關食物和慾望等世俗主題的對話連結起來。
初看史特勞普和雨葉的電影,總會屏息凝氣,亂了方寸。套用葡萄牙大師柏度哥斯達之言,他們比高達更快令人「斷了氣」。不過,這只是人類嘗試捕捉世界時自然而然的結果,與他們最愛的畫家保羅塞尚的話不謀而合 — 「見微知世界的浩瀚和狂流」。
— 泰特芬特,《尚馬利史特勞普和丹妮雨葉》編者(電影博物館出版,2016)
電影一覽:
- 馬霍卡莫夫
- 恨難解
- 安娜巴哈紀事
- 新郎‧女優‧皮條客
- 摩西與阿倫
- 雲與僵持
- 階級關係
- 西西里!
- 笑語剪接間
更多詳情:https://cinefan.hkiff.org.hk/zh/period/2024/sep-oct-2024
Username | |
Passwor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