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藝術展覽活動免費

「吞噬」方熙朝、阮德利展覽當代唐人藝術中心

簡介

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很高興呈現《吞噬》,這極具特色的展覽,展出兩位傑出的新興亞洲藝術家分別來自首爾(韓國) 的女性藝術家方熙朝(Kizzo) 和來自胡志明市(越南)的男性藝術家阮德利(Nguyen Duc Loi)。他們都創作出令人驚嘆的超現實幻想畫作,這些作品呈現了存在於社會和家庭結構中的記憶、經歷、創傷、幻想和內部關係。

《吞噬》展出兩位藝術家創作的優秀畫作,為同樣來自亞洲,卻擁有不同家庭文化背景藝術家,生成了一次豐富有力且具有批判性的視覺對話。兩位藝術家運用各自獨特視覺語言,透過藝術創作引發關於他們價值觀和個人成長、家庭以及社會認同問題,這些問題往往重要、微妙且同時存在批判性。

方熙朝身為亞洲女性藝術家,以其獨特創作風格,在國際藝術界嶄露頭角。當代唐人藝術中心非常高興能夠代理並首次向公眾展示她的作品。本次展出的8件作品來自「血緣關係」(Blood Ties) 系列,該系列每件作品都呈現了一種情境、一段經歷,一個童年時光未埋葬的記憶,這些記憶不斷在令人痛苦的家庭環境中發生。被困在瘋狂、暴力、偏執且扭曲的父母形像中,方熙朝的繪畫表現出了壓迫和束縛,但同時畫面也充斥著她作為女性和藝術家抵抗這種壓迫,展現出了反抗、解離和希望。畫布變為了廣闊的戰場,不斷變化的形狀、色彩、人物和能量,皆融進了充滿幻想的有機體和超現實情境中。這些液化扭曲的人物形像被困在相互吞食、融合或從彼此身上延伸出來的貪婪行為中。相互吞噬、融化或從彼此身體中被貪婪地擠出,他們的身體和皮膚常常覆蓋著詭異彩色圈層,看起來像漩渦狀的空洞、突出的疤痕、凹陷的眼睛、深深的傷口又或是一塊皮疹。

越南當代男藝術家阮德利則深入探討人性和社會結構的主題。在他引人深思的畫作中質疑我們與權力、貪婪、消費和腐敗的關係,使用豐富的色彩和形狀來創造令人驚豔的場景,人類、惡魔、神祇、天使......在這些場景中融合在一起或相互衝突。阮德利從東南亞和古典歐洲文化及藝術史中汲取靈感,同時也受越南的日常社會生活啟發,他描繪了個人和集體生活以及對自由意志的團結和支持。阮德利一項值得注意的成就是他的畫作被收藏於越南、歐洲、美國的公共和私人收藏中,證明了他的藝術視覺影響力。透過大膽探索批判性藝術和社會挑戰,藝術家邀請觀眾思考權力、意識形態和人性的共通性。

《吞噬》展覽遠非展現童年刻板印象,而是批判。在旨觀察和質疑當代控制社會和經濟危機背景下,幼稚化如何在藝術和文化中蔓延。 當下的人們,以倒退和回歸來尋求庇護,在由成年人創作並面向成年人的幼稚圖像中,在被物化的女性身體中,甚至次文化的性符號。

在全球藝術史上,很少有主流藝術家敢於毫不妥協地面對私人和社會創傷:弗朗⻄斯科·哥雅(Francisco Goya)、薩爾瓦多·達利(Salvador Dali)、路易絲·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 )、芙烈達·卡蘿(Frida Kahlo)、柏保路·畢卡索(Pablo Picasso)、欣蒂雪曼(Cindy Sherman) 這些藝術家也許是最佳代表,他們大膽挑戰了個人與社會的功能失調。

方熙朝和阮德利作為兩位傑出的新興亞洲藝術家,展現了融合個人經驗與對社會提出批判性問題的前瞻性表達。並結合個人經驗與社會議題以提出批判。他們透過展現吞噬、吞噬甚至嘔吐的行為,去喚起大眾對親密關係的珍視,以強調在集體和社會中,基於自主生活的同時關懷彼此是多麼寶貴。

這兩位藝術家以個人風格和藝術實踐創造了不斷變異的形狀和充滿活力的顏色:積累、凝聚、聚集、限制常常與相反的形狀相矛盾、 顏色和能量所抵觸,如延展、液化、擴張,試圖逃避並從創傷和歷史中解脫出來。

毋庸置疑,像方熙朝和阮德利這樣的藝術家不僅描繪出他們的個人生活故事,而且真正將藝術作為一種生活實踐,以克服壓迫,支持開放性,為未來建立希望和解放。

吞噬...... 影像、歷史、文字、宣傳、時間、肉體、自我、社會、家庭、創傷、熱情、生命、世界...

 

更多詳情:https://www.tangcontemporary.com/方熙朝-阮德利-吞噬

製作/參與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