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藝術展覽活動免費

「一百」張煒詩陶瓷作品展Mooroom

主辦
藝術家
2024-11-06 ~ 11-29 ( 11:00 AM ~ 7:00 PM )
免費
簡介

物料與重量 / 陶泥本身其貌不揚、無特定形狀,卻有強大可塑性。創作者因應概念用一雙手將陶泥拿捏製成各種形狀,或輕或重,或大或細,誕生不同的意義。過往的作品多以輕巧方式作表達,而今次的作品則用了大概一百五十公斤陶泥,是創作歷程上用了最大量陶泥的一次。除了重量上給予我震憾,對於陶泥的特性也有了一種覺察:原來一向是抱著較為理所當然的態度,然而今次對拿捏陶泥的感覺,產生了從未有過的、或已遺忘的深刻感。

累積與流逝 / 作品題材中的年月日,沒有特定指向某人某事某日子,卻指向年月日的數目,說的是累積與流逝之間的關係。歲月雖流逝消散,但它為每一個人累積無形無相的經驗。借助陶泥物料的不同顏色和可塑性,說一下那歲月年日當中看不見的、估不到的。

數目與裝飾 / 幾年前嘗試向自己提問陶瓷器形與它的表面裝飾的關係。為何需要裝飾?怎樣才可以讓表面裝飾帶有意義,而不只是求表面亮麗?當這些問題遇上今次作品概念中的「數目」,「裝飾」便自然、洽當地配合作品發揮了意義,在必要性與可塑性之間尋找意義與平衡。

理性與感性 / 二十年來以作品探討「平衡」的課題。今次展覽承著「1」而衍生出其他數字以切入「平衡」,延續探討。現時所感悟的「平衡」與過往的或許不一樣,或者已由當初的物理性轉化為現在帶有抽象性的個人哲學,嘗試以直觀感受去回應,作品所創造的「平衡」遊走於一剎那的視覺感受和感動當中。

人與時間 / 人需要時間。時間需要人嗎?

美、情感與願望 / 創作者抱持個人美學,通過藝術的力量,以表達個人內在情感和想法。願觀者以自己觀看世界的方式,感受作品所釋放的氣息,以藝術提問,從藝術找答案。

 

更多詳情:https://www.instagram.com/p/DCIhIoWyFjt

製作/參與人員
主辦Mooroom
藝術家張煒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