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藝術展覽活動免費

「白日夢」謝素梅展覽馬凌畫廊

2024-10-24 ~ 11-23
免費
簡介

馬凌畫廊榮譽呈現展覽「白日夢」,展出謝素梅新近創作的雕塑及攝影作品。此次展覽是謝素梅自2017年「輓歌」展覽以來於畫廊的第二次個展,其中約二十件作品以輕柔詩意與彼此相聯繫,並對馬凌畫廊適安街空間的特質做出積極回應。

在謝素梅看來,白日夢的生成是一種極為個人化的日常生活經驗分享過程,也是一種關照了當今世界狀況的敏感行動——這種行動的詩意維度尤為顯著,也因當下各處紛亂的事件而獲得格外實在的現實意義。「白日夢幫助我處理日常經驗,以別樣的視角去看待當今世界中的痛苦和磨難,允許我將脆弱纖細的物質編織入藝術實踐的過程之中。」在面對大量負面新聞、威脅及危機之時,白日夢及對詩意的追求可被視作是一種關鍵實踐,為個體賦能,提供始料未及的思考角度以及供個體於其中棲息的安全空間。

謝素梅視四散於「白日夢」展覽中的作品為散落的筆記,而展覽的整體型態則近似於一段於空間中往返穿梭的、富有律動的舞蹈。藝術家以此形式編排反覆出現於其長期實踐中的主題、聲音、圖像及文字,嘗試模擬白日夢非理性且虛無縹緲的生成過程——這種獨特的視覺姿態無始無終,悄然出現又往往迅速消退。

在馬凌畫廊適安街空間首層展出的,是《耳朵,安棲》(2024):這件作品包括一個覓得的鳥巢,一張來自藝術家個人收藏的義大利古董桌子,以及一張黑白色的耳朵圖像。從超現實主義運動用以象徵聲音及寂靜時刻的經典符號,到謝素梅標誌性的懷抱—依託姿態,再到多個實體元素坦露的時間性特質——這來自於謝素梅家中的奇異物件為白日夢提供了自然的生成條件。

以黃銅為主要材料並以三聯張形式展出的系列作品「封印」(2024)展示了謝素梅對日本一種獨特包裝傳統的興趣——這種工藝傳統不僅旨在保護相對輕柔脆弱的物件,也旨在向收到物件的人表示敬意。謝素梅在《封手》(2014)等早期作品中曾凸顯線索這種材料,並曾在《束腳》(2000)等作品中探索包裹行動的意義。作為反覆出現的形式主題,緊繃的線條也與謝素梅作為大提琴手的音樂藝術背景有關。她在《封印》中結合日本包裝手法以及對張力的關注,創制了一種既起到保護作用又揭示了裂痕與開口的形式——就像是某種繪畫行動能夠達到的效果一樣。在適安街大樓的白盒子空間展出的裝置作品《糾纏》(2024)同樣援引了包裹姿態,並以不同於《封印》的暗啞質感探討了脆弱性及生命經驗的主題。

《破碎(茶壺)》(2024)同樣捕捉了當代現實的碎片特質。在謝素梅看來,於生命中發生的意外及崩潰事件可被視作是創造性的時刻;傾覆茶壺的碎片因而被視作是一種新的整體,鼓勵觀者在修復或復原的角度之外考慮此種具體經驗的可貴真實性。「白日夢」展覽中包括《泥團子》(2024)在內的多個球狀結構作品進一步探索了創造的意義,而藝術家用水和泥土捏製的泥團子也與強調了手工經驗的影像作品《塑形》(2019)相聯繫。

在展覽臨近尾聲處,謝素梅羅列以陶瓷片為材料的裝置作品《情書》(2024),另通過引用古代哲言的文字作品《神於石中安眠》(2024)寫下語句:「神於石中安眠/於植物中呼吸/於動物中造夢並於人類中醒來。」謝素梅深入探索富有精神性和沈思性的瞬間,細膩地將日常生活中的碎片及糾結轉變為純粹、詩意的視覺樂章。

 

更多詳情:https://kiangmalingue.com/zh/exhibitions/su-mei-tse-daydreams-2/

製作/參與人員
藝術家謝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