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唐人藝術中心榮幸宣布,日本當代藝術家岡崎龍之祐的個展將於2025年1月11日在香港黃竹坑空間啟幕。岡崎龍之祐的作品不僅是傳統文化的再次編碼,更是過去與現在、文化記憶與材料創新之間的對話。他實踐的表層肌理是繩文陶瓷複雜、螺旋式的紋理圖案,肌理之下,是印刻於所有身處東亞社會與文明影響下的人類心中共同的文化基因。
本次展覽主題《神諭》,源自古代宗教和神話中,神靈透過某種形式向人類傳達的啟示。在日本文化中,神諭有著深厚的根基。 《古事記》和《日本書紀》記錄了許多神祇向人類發布神諭的故事,這些神諭不僅揭示了神意,也直接影響了政治、社會及文化的發展。例如,天照大神將天岩戶開啟的神話,便像徵光明與啟示的復甦。而在岡崎龍之祐的藝術概念中,這些神諭並非單純的歷史符號,而是活生生的、具有當代精神內涵的存在。存在主義者如海德格和薩特認為,人類的存在是一種無常的、無意義的過程,但透過個人的選擇與行動,可以創造出意義。「神諭」在岡崎的作品中不再是絕對真理的象徵,而是一個待解的謎題,一個充滿張力的可能性,他透過藝術語言反思神諭背後的哲學命題,探討人類如何在現代世界中理解和回應這些啟示。
有神之諭,就必定有人類作為「神的子民」的回應。「祈禱」,就是人類回應神諭的另一種宗教形式,在藝術家的作品中,「祈禱」是繩文的祈禱、禪的祈禱,更是對自己故鄉廣島的和平祈禱,一種存在的哲學與生命的召喚。東方的神學、哲學讓不同的種族、膚色和姓氏的人在臨界時刻達成一種共識,同時,岡崎試圖透過錯綜複雜的紋理反映人類創造與自然世界之間的深刻聯繫,表明我們對時間、技術和文化的理解可以是流動的。鈴木大拙在《禪與日本文化》中指出,禪的祈禱在於透過靜觀來消解自我中心,達成與宇宙生命的和諧。禪的「無為」體現在岡崎作品的不確定形態與不斷變化的物質狀態,觀者需在面對作品時進入冥思狀態,與「物」共處,感知生命的無盡循環。在廣島的和平祈禱、繩文的自然崇拜與禪的精神追求中,岡崎龍之祐追溯著一種超越苦難、回歸生命本質的哲學與美學。他的作品將歷史記憶、文化傳統與當代哲學中的物質生命觀融為一體,希望觀者在物質與精神之間穿行,體悟永恆的「生命的祈禱」,以及與萬物共生的深刻聯繫。
岡崎龍之祐對材料的探索不僅僅是形式上的實驗,同時也在向觀者傳達對物質世界的感知。岡崎對待材料的態度,以及材料的運用手段,正如簡·貝內特(Jane Bennett)和布魯諾·拉圖爾(Bruno Latour)等理論家所討論的那樣,“物質性”本身被理解為一種正面的力量,是意義和經驗的共同創造者。從這個意義上說,岡崎的創作不僅僅是改變傳統紋樣的設計,而是探索材料本身如何介導人類經驗。他手中的材料不是惰性和被動的物體,它們以一種去人類中心的視角參與視覺經驗的共創。
與珍·貝內特異曲同工的是,赫爾曼·塗金(Herman TT)認為科技不僅是工具,它在塑造人類存在的同時,也塑造了我們與世界的關係。岡崎龍之祐透過材料與科技的相互作用,並非單純地展示科技的冰冷,而是在尋求一種人類與科技共生的可能性。岡崎將傳統材料與現代技術結合,使得物質的存在既充滿歷史感,也蘊含未來的潛力。這種對技術與物質的雙重理解,恰好呼應了現代哲學對人類與科技關係的深度關注。雖然繩紋陶器紋樣的質樸與岡崎充滿精確性和科技時尚感的作品形成了強烈的反差,但是,岡崎並沒有將這些元素視為對立的力量,而是讓它們共存,從而產生一種和諧的張力。岡崎對材料的運用也與「時間性」的思考密切相關。哲學家貝爾納·斯圖吉( Bernard Stiegler )提出,科技不僅僅是外部工具,它已經深深嵌入人類的生存實踐和認知過程中,成為了人類歷史與文化的一部分。岡崎的創作正是透過對材料的精細探索,將科技與物質性之間的關係表現得淋漓盡致。他透過材料的演變和形式的變化,讓作品本身成為了一個時間的容器,承載著過去、現在與未來的交織。材料的沉澱、形態的轉變,不僅是技術變革的具象表現,更是在提醒我們,在科技的推動下,物質和時間的界線逐漸模糊。
無論是神性的、人性的,抑或是物質的、非人的,最終都在一種歷時性的多維流動中,走向交融、混合。世界上充滿了神靈,他們無所不在,甚至存在於每一片樹葉、每一滴水中。藝術成為了一種接通神靈世界的媒介,這正如日本的神道儀式中,人們透過祈禱、舞蹈與祭品來呼喚神靈的存在。正所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神諭在這個展覽的真正意義,或許在於其無法完全言說的部分。
Username | |
Passwor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