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藝術展覽活動免費

「Sarah & Samuel」展覽PHD Group

主辦
藝術家
2025-01-11 ~ 03-08
免費,需預約
簡介

在火炭一間不算偌大的工作室裡,一對伴侶並肩而作。靠窗處陳列著香港藝術家黎卓華(Sarah)的畫作,她關注圖像與流行文化,並以場景化的手法重置展覽空間。靠近門口的位置,則可以見到美國出生的藝術家Samuel Swope的研究材料與雕塑作品,這些作品揭示了他對機械內部構造、無人機與飛行的關注。這兩位藝術家在這間共用的工作室內,以及長達十九年的伴侶關係中,各自發展出獨特的創作。而今,在《Sarah & Samuel》中,他們的作品首度共同展出——這並非一場雙人展,而是一場關於兩人關係的展覽。

Sarah與Samuel的多件舊作在展覽空間中被重新配置,構築出一種對位式的交織。展覽圍繞著潛伏的張力以及隱藏的意涵,巧妙地暗示了這對伴侶之間微妙的相互影響。在Sarah的畫作中,1986年香港電影《英雄本色》的場景與《溫柔鄉》(2018-25)形成對比,後者描繪了一位被罩上了一層琥珀色的裸女形體。與此同時,Samuel的作品在靜止與運動之間切換。一個懸吊的輪胎通過飛機棘輪綁帶固定於天花板上,暗示著即將展開的動態,宛如一位等待指令的表演者;而一幅收藏級印刷品則捕捉了一架無人機飛行中的模糊瞬間。

除了這些舊作之外,展覽還增添了兩件由二人合作的全新作品,表達出伴侶之間的交流語彙。其中,《Sarah》(2025)是一件由多個物件組成的裝置作品,改裝過的錄音裝置持續播放著Samuel反覆呼喚Sarah名字的錄音。聲音在展覽空間中迴蕩,穿越著熱切、焦慮、調皮、憂沉等多種情感層次,創造出令人好奇的氛圍:為什麼她沒有回應?她是否在場?象徵著一段關係中非語言交流的元素,Sarah對此的回應則是為Samuel的聲音選取了一系列具象化的載體,如會說話的鳥形擺件和卡式錄音帶播放器。其中一件別具感情意義的物品是一個有著動漫作品《男兒當入樽》中紅髮籃球手形象的復古鬧鐘。這個鬧鐘不僅與Samuel的外貌相似,也與Sarah青少年時期擁有的同款鬧鐘產生呼應,讓個人與共同記憶銜接在一起。

在《Her Breath》(2025)中,交流的方向互換,這次是Sarah的呼吸律動驅動著由Samuel挑選並改裝的光能輻射計。隨著呼吸記錄向光源傳輸信號,輻射計的葉片開始旋轉,將光芒散射於空間之中。這件作品源於兩人多年來積累的記憶,包括長途電話的聲音與重聚的片刻,喚起了對燈塔、信號塔以及其他象徵著溝通的事物的聯想。

這些作品從表面上看僅為浪漫的行為,但同時也講述了一段歷史,這段歷史充滿著思念、缺失、犧牲、地理距離與相互衝突的日程安排。然而,透過記錄聲音與呼吸這些看似無形的元素,Sarah和Samuel在兩人的關係與藝術創作中,對抗著消費主義和資本主義對時間與生產力的衡量標準。

走過這些較為廣大的表達,在展覽的走廊空間中,Sarah的一幅迷你海景畫作和Samuel的一個懸浮著蒲公英種子的光塔悄然呈現。這兩件作品分別於十年之隔獨立創作而成——《暗礁》(2008)與《C-luster》(2018),共同展現了一種更為安靜、親密的感性氣質,也可以被視為兩位藝術家的在展覽中的自我象徵。在對空間、身份與伴侶關係的深思熟慮與重新協調中,《Sarah & Samuel》否定了伴侶二人需要絕對合一的幻象,轉而揭示了兩個獨立個體之間潛意識的交集,猶如一幅溫氏圖般。兩個個體交錯的部分則形成一個意料之外的第三體:持久存在的無形合作精神。

 

更多詳情:https://www.phdgroup.art/exhibitions/sarah-and-samuel

製作/參與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