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個計劃的題目,大概動物園、博物館奇珍、藝術品展覽,它們之間好像就有一種不言而喻的連繫。
這個「展覽」的其中一個前設,就是這將不會是一個聯展。參與創作人其實是一個創作團隊,進行了這個共同創作。即使你可能看得出哪些部份是來自哪位創作人的手筆,但將它們單獨地去欣賞是沒有多大意義的,因為它們都在互相扣連成為一個整體的「敘述」。
運用這個空間,這個油街展場的時空,團隊其實是創作了一場「敘述」。既假又真。
最後沒有假扮一個動物園;卻虛構了一個「珍藏展」。
藏品有真有假,有的確實是珍藏,有的其實是創作,在珍藏與創作之間,構成了一個場景,隱隱呈現了一個具癖好的收藏家,敘述著大概是這個收藏家對城市的觸感,隱含藉城市內不同文化、面貌(地方)、價值、記憶的消逝……
從這個「珍藏展」,導賞員(演出者)會帶領你慢慢回到「現場」,時空既是一個展場,是現在的油街實現、又是以往的香港皇家遊艇會,曾經是一個碼頭,那麼以後呢?
敘述的尾聲,大概要提一提大家,還有什麼要去記住,什麼正在消失或被消失當中……
更多詳情:https://www.apo.hk/tc/web/apo/oyip_sparkle_zoo_as_metaphor.html
Username | |
Passwor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