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編劇劇本寫作計劃」於2007年首辦,旨在發掘和培訓青年編劇,並提供一個發表新作的平台。透過不同階段的活動,包括講座、工作坊、文本指導、試演、文本重整等,參加者將會得到磨練和實踐的機會,以啟發其創意及提升創作水平。歷屆獲上演的優勝劇本包括《愛情山手線》(2010) 、《房間裏的女人》(2012) 、《螢火》(2013) 、《再見十二浦》(2015)、《赤城頌》(2018) 、《扣題》(2020) 、《品德教育》(2023)。
今屆,經由三位初審評判黃詠詩、羅松堅及羅靜雯在眾多投稿劇本中選出六個入圍劇本,並由專業戲劇工作者張飛帆及羅靜雯擔任文本指導,定期與入選編劇進行創作會議,之後把六個劇本搬上舞台,進行試演。今屆試演名為《還站在最後一個故事前》。
《還站在最後一個故事前》將會以演讀劇本形式進行,輔以簡約的佈景、燈光、音響及服裝等,呈現六位入圍編劇的劇本內藴。並即場進行演後座談,讓編劇與觀眾作公開討論及交流。
5月15日(星期四) 8pm《關於我一擘大眼就有兩條友仔話係未來嘅我然後一齊攬住死但分唔清係死咗一個人定三個人嘅嗰單嘢》
痴呆的老人、妥協的中佬、熱血的少年相遇,企圖證明自己才是此時此刻的本體。但面對過早劇透的劇名,三個劇中人始終不能理解結局走向,無法完成演出。故事外是否另有真相?他們要在絕望中找尋走下去的動機,否則將永遠困在這幕劇裏。
5月16日(星期五) 8pm《The one on the pole》
Teo為中學同學充當伴郎時,在教堂門前重遇舊朋友Alex。此時的他並非Teo記憶中的嬌小軟弱,而是自信非凡地穿著一襲長裙,並以藝名Xyra自居。兩人初頭開始相識、相交、相知,這段關係會為Teo沉寂的人生帶來重生,還是毁滅?
5月17日(星期六) 2.30pm《匈牙利醫生》
史模懷斯,歷史上第一個提出洗手可以預防疾病的醫生。洗手這個簡單動作在今天看似平常,但在一個沒有細菌概念的時代,卻成為了天方夜譚。他終其一生也在嘗試說服醫學界洗手的作用,但在缺乏先進科技的幫助下,醫學界始終拒絕這套理論,最終令無數病人死於細菌感染之下。
5月17日(星期六) 7.30pm《艾麗莎》
故事講述艾麗莎成為一個被困禁的妓女不久,在妓院中遇到形形色色的女人,努力克服不情願的生活。蘇西逃走時被出賣,瑪葛麗特恐怖的秘密,令艾麗莎決心離開。在壓迫下,艾麗莎是否可以如願以償地得到自由的結局?她又會選擇犧牲什麼去達成這一願景?
5月18日(星期日) 3pm《睦月》
「人能從潔白裡拷打出罪惡,也能從罪惡中拷打出潔白」——杜斯托也夫斯基
軒仔自幼由爺爺,周伯扶養長大。年少時誤入歧途,加入童黨後謀殺一人,鋃鐺入獄。出獄後,他卻發現周伯身患重病。同時,素未謀面的父親,志強突然歸來。三人之間,會譜寫出一段溫情故事,還是掀起一場恩怨情仇?
5月18日(星期日) 8pm《爾愛之內》
大學的暑假,總是漫長得令人發慌。大學生詩陪伴好友Jodie,在暑假的開端發現一件驚人的事實。Jodie面對著一連串身心變化的同時,詩亦與宿舍舍友Steven有一段似霧似花的相處時光......在愛與性、禁抑與躁動面前,兩個女生必須重新選擇自己所信仰的,並體認自己在關係中的真實面貌。
▪ 粵語演出 In Cantonese
▪ 遲到者須待節目適當時候方可進場
▪ 如遇特殊情況,影話戲保留更改節目及表演者的權利
▪ 不設劃位,適合12歲或以上人士觀看
本節目受惠於「香港賽馬會社區資助計劃—賽馬會黑盒劇場資助計劃」
捐助機構: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
主辦機構: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及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全力支持藝術表達自由,本作品之內容並不代表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或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之立場。
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香港賽馬會、其各自關聯公司或任何參與彙編此載內容或與彙編此載內容有關的第三方(統稱「馬會各方」)皆無就內容是否準確、適時或完整或使用內容所得之結果作任何明示或隱含的保證或聲明。
任何情況下,馬會各方皆不會對任何人或法律實體因此載內容而作出或沒有作出的任何行為負上任何法律責任。
香港藝術發展局全力支持藝術表達自由,本計劃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Username | |
Password | |